《扫黑行动》的创新与担当

时间:2024-04-12 14:46:15阅读:4309
电影《扫黑行动》剧照文/李道新编辑/刘娟娟作为一部剧情跌宕起伏、演员阵容强大、类型意识明晰、具有现实意义的犯罪动作类型电影,林德禄执导的《扫黑行动》用一套打伞破网的紧张故事,彰显了中国一线扫黑干警舍生
第1张图片
1/3
《扫黑行动》的创新与担当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2/3
《扫黑行动》的创新与担当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3/3
《扫黑行动》的创新与担当第3张图片

电影《扫黑行动》剧照

文/李道新

编辑/刘娟娟

作为一部剧情跌宕起伏、演员阵容强大、类型意识明晰、具有现实意义的犯罪动作类型电影,林德禄执导的《扫黑行动》用一套打伞破网的紧张故事,彰显了中国一线扫黑干警舍生忘死为人民的公平正义力量。

影片剧情跌宕起伏,案件扑朔迷离。从影片开始女大学生因被暴力催债而坠楼身亡,到涉案保险公司经理侯文武在自己家里离奇身亡,再到逐渐显现的15年前的两桩旧案,整部影片剧情设计悬念不断、环环相扣,呈现出整个案件的社会面影响之广以及侦破案件的意义之大。尽管观众笃定最终结果一定是正义战胜邪恶,但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观众脑海,吸引观众沉浸其中,跟随着一线扫黑干警一起揭开套路贷、暴力催债、黑吃黑、境外资本勾结等一系列犯罪行为的背后真相。对于观众而言,整个观影过程既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心理体验,更是一堂印象深刻的普法教育课。

电影《扫黑行动》剧照

演员阵容强大,正邪对决激烈。特别是刑侦支队副队长成锐,面对来自各方势力的阻碍和干扰,甚至面对生命威胁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和大无畏精神勇气,体现了一线扫黑干警一以贯之的沉稳干练和舍生忘死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影片提及成锐父亲的相关剧情,更说明了两代扫黑干警之间生生不息的精神延续和代际传承。同时,影片通过成锐在公安大学读书期间听过经济学教授有关新型金融犯罪的课程,以及通过无人机破案、观察搏杀中蒙面刺客的身手特征等一系列细节刻画,又突出了新一代扫黑干警机智灵活、积极应变和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然,一线扫黑干警的凛然正气在诸多反面角色的映衬下显得更为突出。从“成功”企业家安亦明,到暴力催债公司头目周彤、刚刚出狱的黑社会老大周胜华,再到大学经济学教授赵羡鱼,这些角色隐藏极深、正邪莫辨,相互关系也错综复杂,角色塑造十分丰满。此外,影片对于父女关系和爱情关系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情感表达,进一步凸显了一线扫黑干警打击黑恶势力时所面对的严峻形势和巨大考验。与此同时,影片也让观众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世间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贵,一旦突破了法律的底线,这些最终都终将灰飞烟灭。

电影《扫黑行动》海报

影片类型相互融合,悬念扣人心弦。导演林德禄曾经执导过《反贪风暴》系列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能力。影片中,无论个人动作,还是双方的对局和相互的搏杀,抑或疯狂追车和群体打斗等场面设计,通过人物的激烈动作,都让观众不仅看到了剧情的跌宕起伏,更体验到人物内心复杂而深刻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反应。同时,影片也并非仅仅以动作为中心而展开,而是将犯罪、悬疑和侦探等类型融为一体,更加凸显出新时代一线扫黑干警所面临的新技术犯罪,及其带来的更为复杂和多变的严峻挑战。

传统犯罪动作类型电影一般主要依靠案件或情节发展来推动叙事,而将人物设置为叙事不可缺少的戏剧元素,从而受制于情节的发展,这种叙事策略因为将人物设置为次要的叙事元素,因而无法给观众带来更强的精神体验,也很难使得观众对人物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产生强烈共鸣和情感认同。为此,《扫黑行动》力图突破传统犯罪动作类型电影的藩篱,不仅塑造了一批由扫黑干警、普通市民和大学生等组成的富有个性又散发着人性光辉、敬业务实又生动活泼的正面角色群像,而且突破了反派人物的脸谱化塑造模式,纳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心刻画和情感表达。影片角色挣脱既定类型的束缚,超越仅仅顺应情节发展的功能,也就拥有了自身的驱动力和蓬勃生机,从而能够为观众带来更深层面的认同和体验。

《扫黑行动》作为一部具有创新意识的影片,针对扫黑行动这一影响深远的社会事件,基于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复杂环境,通过一个个立体丰满的角色塑造,向观众彰显了法律的正义力量,并传递出新时代一线扫黑干警的使命担当、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也为当前国产电影的创作带来了一种有益的启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